熱電廠鎂法脫硫煤質變化:高低硫轉換,如何有效解決?
熱電廠燃用的煤種如果按照硫分劃分,可以分為高硫煤、低硫煤。高硫煤的硫分含量在2.5%~3.0%,為了適應高硫煤,一般脫硫使用鎂法脫硫的較多。但熱電廠的燃煤來源非常的雜,必然會有低硫煤進入電廠,哪習慣了高硫煤的鎂法脫硫,在面對低硫煤時,我們如何抉擇呢?
我是北極熱電,專業的視頻專業的人來做,而視頻前的朋友們需要動動手點個小紅心,最好點開右下角,找到免費的贊賞,給予作者最大的支持!
鎂法脫硫的兩個技術指標液氣比、鎂硫比,當燃煤從高硫分進入低硫分后,鎂法脫硫會出現系統內漿液指標密度居高不下、脫水旋流子投入數量少、脫水困難等問題,嚴重時漿液中毒惡化,最終導致環保參數指標越限,機組被迫停運的情況發生。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如何應對呢?進入具體環節,小朋友們還不點贊嗎?
1.運行中吸收塔漿液降密度調整放在首位,若不可控,將各吸收塔漿液通過漿液排出泵把吸收塔底部的濃漿打入事故漿液罐或者啟備塔暫存,置換各吸收塔塔內漿液,提高漿液品質,保持漿液密度在規定密度上限值1300kg/m3以內。
2.脫水皮帶機濾布是鎂法脫硫頭疼的問題,一旦濾布表面出現孔洞或損壞必須及時更換和處理,平時做好備品備件的儲存工作。運行人員通過旋流器調整試驗找出最佳運行壓力,確保脫硫設備的工作效率。
其實只要脫硫系統渡過高、低硫煤轉換的過程,運行調整也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反過來也是一樣。整個過程就是降低吸收塔漿液密度或維持較低密度能有效避免機組燃用低硫煤導致漿液指標惡化的情況。
上一篇:濟南煙囪清灰注意事項
下一篇:DMC系列脈沖布袋除塵器的安裝